什么是WHQL认证:
这个要从微软的历史说起,由于微软在WINDOWS 95大获成功后,大量的相关企业开始为WINDOWS操作系统做各种各样的应用,发布WINDOWS 98后,WINDOWS系统基本上已经垄断了世界上的个人操作系统领域了,此时用户发现WINDOWS 98开始变得不稳定,经常会发现当机,出错,系统速度大幅度变慢的情况,这种情况使微软接到大量的服务反馈及投诉(当然中国市场除外,主要是美欧市场),用户开始对微软不满,微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开始使用更加稳定的系统内核,它就是WINDOWS NT(原来是和IBM一起开发OS/2时积累的技术,本来是用来做服务器的),并发布了WINDOWS 2000,后来开始关注用户体验又推出了WINDOWS XP,此时WINDOWS 系统才开始真正“深入民心”。
这期间,微软采取了大量的措施来保证操作系统的稳定性,其中一项便是WHQL认证(Windows Hardware Quality Lab),在WINDOWS中最严重的问题就是“蓝屏”,蓝屏通常都是由硬件设备的驱动程序造成的,驱动程序处在系统内核和应用程序的中间层,也可以使用内核的内存,因此驱动程序不稳定会直接导致系统蓝屏。
WHQL认证通过使用微软的测试平台,对设备和驱动进行严格的测试,通过测试的基本上不会造成系统的故障。
简单的说:是Windows 硬件设备质量实验室( Windows Hardware Quality Labs)的简称。是创建并管理用于测试系统和外围设备与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的硬件兼容性测试(HCT)工具。制造商用HCT来检测他们的硬件产品,以便获取使用“Designed for Windows”徽标的资格并将其产品列入硬件兼容性列表(HCL)和 Windows 目录。 微软提供Windows徽标计划来帮助客户识别那些能满足平台特性的基本定义并保证终端用户高品质的 Windows 体验的系统和外围设备。
whql认证是用于识别Windows平台的高质量PC系统及部件产品的商业计划。取得whql认证获得Windows徽标使用权是产品标准化、国际化和品牌化的过程。掌握whql测试和认证流程,是生产新一代PC及周边设备的硬件厂商的必需之选。
分类: 行业资讯
18
4 月2011
微软徽标多达几十种,认证时选择正确的徽标至关重要,贴错徽标将导致侵权风险发生。
[nggallery id=4]
微软徽标多达几十种,认证时选择正确的徽标至关重要,贴错徽标将导致侵权风险发生。
2011 年 04 月 18 日网站管理员
30
9 月2010
在中国,原始设备制造商(OEM)和独立硬件供应商(IHV)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常常会遇上这样的瓶颈,就是缺乏快速、有效的渠道为新产品申请国际标准认证,以获取市场准入条件,比如微软的WHQL认证(Windows Hardware Quality Labs,Windows硬件设备质量认证)。万事俱备,但“东风”就是不来,于是干着急间先手尽失,国外竞争对手悄然赶上,已然赚的盆满钵满……国际标准化认证的渠道,已经成为中国OEM和IHV走出独立、封闭式开发环境,向国际接轨中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
通过Windows硬件设备质量认证:硬件企业竞争力新法则
面对这一难题,Windows硬件设备质量认证走入了OEM和IHV们的视野。
什么是Windows硬件设备质量认证?简单来说,这是一个标准化的认证体系。通过Windows硬件设备质量认证的硬件制造商等于获得了微软Windows兼容性的认可,可以在产品和包装上使用“Designed for Windows”徽标,从而拥有了用户对Windows品牌认可的优势。而从商业的角度来看,获得WHQL认证实际上还是产品品牌化、标准化的过程,一旦认证成功,厂商便可获得国际市场的准入条件,为赢得更高的市场效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Windows硬件设备质量认证,也意味着可以在微软的平台上获得更好的支持和为其用户提供更完善及时的服务:
- 可选择在微软全球Windows Catalog网站上列入其产品特点及信息(会在无形中扩大产品知名度--政府机关、企业的IT管理部门和教育院所在采购之前,常常会确保所购买的产品在这个列表之中);
- 该设备产品的驱动程序可获得数字签名认可(表示驱动程序已经得到了专业的安全认证),并可在日后通过Windows Update让用户随时获取最新更新的驱动程序;
- 可以随时访问微软联机崩溃分析(OCA)系统,分析用户提交到微软的设备出错数据,以改进驱动软件和目标设备,为用户提供更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
但是,限于技术条件、开发环境、技术交流环境等各种因素制约,国内硬件厂商在获取WHQL认证的过程中,往往费尽周折,能通过最终认证的寥寥无几。
“授人以渔”
针这一状况,微软中国技术中心(CTC)为国内硬件厂商获得Windows硬件设备质量标准化认证提供一系列必要的服务,通过知识共享,将国际领先的科学技术引入产业链,与本地OEM、IHV们携手实现国产硬件与微软操作系统的无缝契合,同时,也开拓出一种与本土硬件企业合作的全新模式。
Windows硬件设备质量认证服务是CTC“知识共享模式”最直接的体现,堪称一次不设门槛的豪门盛宴,CTC围绕Windows平台,为中国硬件厂商提供获得WHQL认证前的一系列必要服务,如为他们提供测试设备,传输先进的测试方法、分享最佳实践,派技术专家与他们一起参与测试等等,从而为其产品进入国际标准体系、走向国际舞台、占领国际竞争制高点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
CTC拥有齐全、一流的测试硬件,并拥有基于这些硬件设备搭建起的标准的压力测试、兼容性和协作性测试环境,以及对Windows平台性能和构造最具发言权的技术专家。这些独一无二的资源,都毫无保留的向硬件厂商开放。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微软的专家组,这些与微软总部产品组保持紧密联系的技术专家,在整个服务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在硬件测试过程中,由于熟悉测试流程,他们总能精确指出所测硬件在技术、设计上的缺陷,第一时间提醒硬件厂商进行更正,并通过交流、培训与探讨过程,帮助硬件厂商了解行业技术的发展趋势,掌握围绕Windows平台开发、测试软硬件的整套方法,如愿获取“点石成金的金手指”。
如今,Windows硬件设备质量认证服务已经赢得了合作伙伴的关注与认可。据CTC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CTC已经帮助二十多个本土硬件厂商完成了他们的硬件设备质量认证项目。
CTC的“绿色通道”
那么,目前有哪些硬件厂商由微软中国技术中心的“绿色通道”通过了国际标准认证呢?
联想集团服务器与存储产品部的项目技术负责人耿先生对此感触颇深:众所周知,目前90%强的中低端SCSI存储产品采用的都是Windows平台,为走向国际市场,特别是保证为2006年都灵冬奥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发出符合“奥运品质”的一流产品,联想将WHQL认证定位为联想三级研发体系和严格的研发流程之外,保证产品的开发品质的第三道“屏障”。
10月25日,联想的耿先生进驻CTC硬件合作实验室,开始了为联想SCSI磁盘阵列--SureSCSI310寻求微软认证的“CTC之旅”,由于合作默契,该项目进展的非常顺利。在CTC的帮助下,11月12日联想SureSCSI 310终于如愿通过了在微软美国总部进行的Designed for Windows 2003和Supported for Windows 2000双重认证,成为目前国内首款通过微软认证的存储产品,比原计划12月31日提早了50多天,从而提前跨入“国际门槛”,有机会让世界上更多用户了解联想的存储产品。(相关链接)
在测试过程中,给耿先生印象最深的 ,除CTC完备的测试设施外,还有人性化的工作环境,如为测试实验室提供专用电脑、电话和因特网接入等,让外来工程师犹如“在自己的公司一样”;而专业化的流程设计科学合理,没有任何的拖沓和遗漏,耿先生表示,“联想SureSCSI 310能够出乎意料的提前通过WHQL认证,是和CTC科学、人性化的测试环境,以及技术专家专业、严谨的工作态度分不开的。”
当然,CTC开放式的技术指导也给耿先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对存储领域的技术非常熟悉,而微软的工程师对Windows2003操作系统的内部技术和WHQL的认证过程如数家珍,总能在最关键的时候亮出‘点睛之笔’,我们之间是互补的,我们在测试过程中学到的这些方法,对今后围绕微软Windows平台开发更好的存储产品将会有着非常大的指导意义,这是我们最大的收获。”
北京华虹集成电路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在最近自主开发USB Key的过程中,也积极向CTC求助。在CTC,华虹不但顺利完成了USB Key与PC的兼容性测试,还在CTC技术专家的帮助下完成了正式申请Windows徽标认证前的一系列准备,目前华虹USB Key已经率先在国内通过了WHQL测试,完成Designed for Windows XP LOGO申请,成为国内第一款通过微软的Windows徽标认证的USB Key产品。
从事数据安全与认证技术、智能卡及相关产品研究和开发的北京握奇数据系统有限公司,同样有过类似经历。这些CTC的合作伙伴都表示,“通过与CTC的合作,我们不但通过了测试,还掌握了一整套围绕Windows平台开发、测试产品的全新的方法,使我们的软、硬件设计能力有了质的飞跃,也为我们进入国际市场铺平了道路。”
花开中国:CTC与中国信息产业共同成长
作为微软在全世界建立的第一个运用微软最新技术与本地信息产业密切结合的技术机构, CTC承担的是微软赋予的特殊使命,其价值体现在对“知识共享,合作创新”的贯彻上,致力于与中国的信息产业共同成长。除针对硬件领域的WHQL认证服务之外,CTC还有针对软件厂商、系统集成商及信息安全管理的“知识共享服务平台”,这一系列完整的开发和服务体系,奠定了CTC“知识共享”模式的基础,从而使他们与国内用户和合作伙伴建立起长期、可信赖的合作伙伴关系,越来越多的本土软硬件企业正在借助与CTC的合作获得前所未有的机会。
回顾信息产业部科技司张琪司长在去年CTC成立仪式上所做祝词,不难看出政府对CTC所寄予的厚望:“微软中国技术中心的成立,表明微软经过在中国的十多年发展后,对中国国情的理解和对中国文化的沟通有了跨越式的飞跃;表明微软将为中国的合作伙伴搭建一个走向国际市场的平台,为我国IT产业新技术、新产品的产业化提供捷径;表明微软这个世界上最成功的跨国IT企业,也能够在中国生根,也能够和中国的信息产业共同发展,取得双赢。她的成立,是微软履行对中国承诺的一个明证。”
事实上,CTC及其所代表的创新模式,正逐步生根、发芽,在中国的土地上开出繁花。同时,也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提供了一条值得借鉴和思考的道路——站在国际标准的高度,才与国外的同行们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2010 年 09 月 30 日eric
09
3 月2010
隨著娛樂影音素材持續朝HD(High Definition)趨勢發展,周邊的影音光碟、播放設備、儲存裝置所需面臨的第一道難題,就是最根本的資料傳輸需求。在因應全面HD化的發展趨勢下, 目前已經相當成熟且使用廣泛的USB介面就顯得有點力有未逮,反而從內接轉外接用途的eSATA、USB 3.0進階傳輸介面,有了更大、更多的導入契機...
PC產業一向深受娛樂產業所影響,不只是影音娛樂商品,連同遊戲、電玩...等, 除不斷考驗電腦平台持續挑戰效能極限,站在應用端第一線的傳輸介面,亦是首當其衝必須面對各式新應用持續改革的關鍵點。因應娛樂應用全面High Definition發展趨勢,最顯而易見的改變就是影音檔案暴增至少四倍,以前一部電影影音光碟需使用4~8GB儲存容量(單張DVD或單面雙層 DVD)記錄內容,目前針對HD應用的熱門藍光光碟BD產品,單套影音內容就會耗用20~40GB容量,而單位時間傳輸的資料量也因為畫面記錄的訊息暴增 而大幅增加。
放大
USB 3.0接頭與2.0外觀差不多,多用藍色加以區隔。USB.org
放大
USB 3.0認證Logo。USB.org
更多>
在 個人應用端方面,影音內容透過數位相機、攝錄影機的擷取、記錄、編輯程序,若所有處理品質均維持在HD(1080p),產生影音記錄的檔案成長速度,也會 因應HD化大幅加速,屆時傳輸效能就成為影響使用體驗的關鍵門檻,這也是為什麼IT、3C產業越來越重視高效傳輸介面技術發展的關鍵。
而 在面對高解析、高畫質應用當道,不論是針對數位資料、影像或是其他應用目的設置的傳輸介面,諸如USB、HDMI、DispalyPort、SATA、 eSATA(external SATA)或是PCI Express...等介面,都需面對產業需求推出新的規格版本,本文將以目前討論最熱門的USB介面與相關競爭介面技術進行討論。
USB 2.0無法應付高速傳輸需求 USB 3.0新介面延續補位
以USB技術為例,以往在導入USB介面的時間點,可取代USB技術的連接介面相對較多、技術也相對較成熟,在成本更是比導入USB介面低許多,當時也是花了數年才將USB介面技術,透過不斷進階改版至2.0版,發展出480Mb/sec的介面傳輸效能表現。
而 直至今日,在USB 2.0介面僅有480Mb/sec的表現下,介面技術以呈現應用於HD操作的傳輸效能瓶頸,於是USB 3.0在2009年才正式釋出完整規範,技術可達5Gb/sec理論傳輸效能極限,對應各式HD應用類型已綽綽有餘,而升級後的USB 3.0,也將直接衝擊同質性相當高的eSATA介面。
USB 3.0的導入契機則延續原有USB的使用基礎,在可回溯相容的前提下,提供架構性的傳輸效能巨幅升級,對於舊有設備用戶不需額外擴充連接設備,即可沿用已 投資採購的各類USB裝置,而對於需要高速傳輸奧援的外接式硬碟或是影音裝置,則可透過規格更高的USB 3.0介面進行資料傳輸。
eSATA 持續搶占USB2.0市場
eSATA 介面規格為以SATA為基礎的延續性介面規格,基本上SATA為內接高速裝置的介面技術,多用於硬碟、光碟機、甚至是藍光光碟機...等內接式裝置,而 eSATA的推出背景,則是著眼於越來越多的大量資料轉移、複製需求,雖然相同的應用模式,也可透過介面普遍性更高的USB 2.0或是IEEE1394介面取代應用途徑,但現實的問題是目前USB 2.0傳輸效能極限為480Mb/sec,IEEE1394的效能也仍差強人意,反觀硬碟機內部的資料傳輸效能已經可以達到將近80MB/sec的水準, 此時再回頭檢視USB 2.0和IEEE1394的介面規格,就會發現光是介面的傳輸極限,就已經成為硬碟裝置或是藍光光碟機的外部傳輸資料效能瓶頸。
把 時間拉到2004年,當時SATA-IO因應硬碟或光碟機高速裝置外接化的需求,制定了eSATA的高速傳輸介面標準,實現外接介面也能與針對內接目的設 計的SATA介面能具備相同的傳輸效能,達到SATA 3Gb/sec的傳輸極致表現(SATA 3Gb/sec可達300MB/sec:SATA 1.5Gb/sec可達150MB/sec),對比先前提及硬碟內部傳輸已經可以達到接近80MB/sec的傳輸效能,即便初階的SATA、eSATA也 都有150MB/sec傳輸效能餘裕,可以輕鬆應付應用需求。
eSATA規格釋出,也不是單純僅有介面外接化這麼單純,其實在eSATA介面規範中,也針對外接應用提供更完善的應用機制,例如,eSATA可支援熱插拔 (Hot Plug)、連接埠擴充(Port Multipliers)...等延伸SATA外接化需求的功能。
eSATA搭配USB的Combo ... 更多
2010 年 03 月 09 日网站管理员
09
3 月2010
USB 3.0
USB 3.0支持全双工,新增了5个触点,两条为数据输出,两条数据输入,采用发送列表区段来进行数据发包,新的触点将会并排在目前4个触点的后方。USB 3.0暂定的供电标准为900mA,将支持光纤传输,一旦采用光纤其速度更有可能达到25Gbps。USB 3.0的设计兼容USB 2.0与USB 1.1版本,并采用了三级多层电源管理技术,可以为不同设备提供不同的电源管理方案。Intel的xHCI已经可以支持USB3.0的接口,向下兼容USB2.0的接口。USB 3.0采用新的分组路由传输技术,线缆设计了8条内部线路,除VBus和GND作为电源提供线外,剩余3对均为数据传输线路其中保留了D+与D-两条兼容USB 2.0的线路,新增了SSRX与SSTX专为新版所设的线路。USB 3.0的A接口继续采用了与早先版本一样的尺寸方案,只是内部触点有变化。
2010 年 03 月 09 日网站管理员
01
1 月2010
1.凡是产品上有微软或WINDOWS标签的
2.凡是需要保证和WINDOWS系统兼容的
3.凡是需要自己特别驱动程序的或者需要无盘自动更新驱动的
4.凡是需要进入国外政府采购清单的
5.凡是需要进入微软产品兼容中心列表的6.凡是出口欧洲美国等知识产权严格的
2010 年 01 月 01 日网站管理员
09
6 月2009
WHQL CHINA-WHQL中国测试认证实验室: 联合安信与德国HAMA达成全面WHQL认证及产品测试战略合作协议,德国HAMA是中国PC外设重要的采购商,每年从中国内地工厂采购大量PC外设设备,如键盘,鼠标,摄像头,耳机,U盘,USB HUB等等。为了使采购之产品能达到较高的品质标准,HAHA通过联合安信对所进口的产品进行严格的测试认证,大量通过WHQL认证的产品获得了微软WHQL授权,产品上贴有的"Designed for windows xp",“certified for windows vista”,"Compatible with windows 7"等徽标均有合法授权,进行美国,欧洲等商标检验严格的国家和地区将无任何权益之忧。
2009 年 06 月 09 日网站管理员
07
6 月2009
VeriSign (微软)代码签名证书
VeriSign微软代码签名证书(code signing certificates)
Verisign微软可信代码签名证书,可帮助程序开发者使用微软代码签名工具(Microsoft Authenticode)为他们的程序进行数字签名。你可以在互联网上传送经过代码签名的软件,包括:可执行文件、设备驱动、中间件、ActiveX控件,用户可以通过检验数字签名,来确认软件开发者的身份,以及在传送过程中是否被别人篡改或破坏。
1.微软徽标认证 ("Designed for Windows logo" Digital IDs):用微软代码签名证书数字签名微软Windows Logo 认证的各种软件、硬件驱动程序(.exe, .cab, .dll .ocx, .xpi)等,而后将已签名的软件给微软测试认证,此外微软徽章认证还包括微软 Windows Hardware Quality Labs (WHQL) testing programs(Windows 硬件质量实验室测试计划 ) 认证。
3.微软Office宏签名证书(Microsoft Office and VBA Signing Digital ID):数字签名微软Office宏文件和VBA代码等文件。
Verisign代码签名证书支持x64版本的 Windows Vista 、Windows 7和Windows Server 2008 所需要的驱动程序数字签名和内核模式代码签名(KMCS),以便确保软件可以对系统高级内容的访问。支持x64系统的核心模式签名和驱动程序签名
功能及优点
可以在Windows下对: .exe, .dll, .msi, .sys, .cab, .ocx (ActiveX) 文件进行签名
确保控件和代码的完整性。
确保用户相信他们获得的代码就是从你这里来的。
时间戳服务。
可以一次签发多年的证书。
2009 年 06 月 07 日网站管理员
07
6 月2008
WHQL是Microsoft Windows Hardware Quality Lab的缩写,中文意思为Windows硬件设备质量实验室(认证)。
这个实验室主要从事计算机硬件产品、驱动程序与Windows操作系统的兼容性和稳定性测试,如果通过测试就证明这款产品与Windows操作系统可以达到100%兼容,从而使计算机系统达到前所未有的稳定性。微软规定凡是通过WHQL认证的产品都被授予“Designed for Windows”标志,其相关信息都会出现在微软官方网站和操作系统的硬件兼容列表(HCL)中,以方便查询。WHQL认证过程十分严格,因此一款通过了WHQL认证的驱动程序可以说在Windows系统中基本不存在兼容性问题。此类别驱动最大的特点是稳定性高,和微软操作系统的兼容性好,通常情况下用户的首选驱动最好是通过微软WHQL认证的版本。
图1 Windows Vista徽标示例
获取Windows徽标不仅保证用户能更好的得到Windows应用体验,同时获得Windows徽标对于制造商来说具有如下很多优势:
被授权在硬件产品上和该产品的包装上使用Windows徽标(如图1),获得微软Windows品牌及用户对产品与Windows兼容认可的优势。
选择在全球Windows Marketplace以及硬件兼容性列表HCL列入产品。政府机关,大公司的IT管理部门和教育机构在购买硬件产品之前,常常会优先考虑该列表中的产品。
获得硬件驱动程序的数字签名。表示该驱动程序已经通过了Windows兼容性检测,这是个高质量的驱动程序。这样也可以减少产品召回,降低售后服务成本。
通过Windows更新发布经过数字签名的驱动程序,因此客户会很容易得到最新的更新。
访问Windows错误报告服务,使用微软联机崩溃分析(OCA)技术,从用户返回的出错数据中定位问题,保证硬件产品和驱动程序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质量。
根据客户需要,深圳摩尔实验室(MORLAB)于近日开展了针对需要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安装驱动程序的设备, 进行WHQL认证。结合摩尔实验室(MORLAB)在认证领域的长期经验,可使得企业更加方便而快速的取得微软徽标认证(WHQL)。微软徽标测试主要包括Windows vista 、Windows 7、Windows sever 2003/2008等操作系统的兼容性测试,每个操作系统又分32位和64位两类。
2008 年 06 月 07 日网站管理员
07
6 月2008
usb org Vendor ID 申请:
1. 登录申请Vendor ID网站(http://www.usb.org/developers/vendor/)下载相应的agreement。此协议分两种:
1) 成为USB-IF协会会员:每年会员费美金4000元。 *成为会员可免费参加USB-IF协会所举办的Workshop…等,还有一些相关的权益,请连结下列网址参考。 (http://www.usb.org/members_landing)
2) 成为USB-IF协会non-member logo license费用是二年美金2000元。
2. 我申请的是第二种,因为我不需要贴usb logo,只需要申请VID. 如果您想成为会员或者贴LOGO就要选第一种了。
3. 下载了那个协议以及Vendor ID form后,要填好,然后扫描成为电子文档,发送email给usb org就可以等消息,里面要注明可用的信用卡卡号,还有需要的签名等。
2008 年 06 月 07 日网站管理员